袁世凱為什么要葬在安陽?
袁世凱死后的兩個多月,即1916年8月24日,正式歸葬于河南安陽。
袁世凱老家在位于河南省東南部的項城(項城至今保存有各式建筑248間的“袁世凱故居”,以及有清代宮廷式建筑群典型風格的“袁世凱行宮”),為什么要葬在河南省最北部的安陽呢?
對此袁世凱生前含糊其詞,近代史家也各有各的說法,莫衷一是。
從現存文獻看,早在袁世凱歸隱的1910年冬天,他就為自己選擇好了墓地,但究竟在何處他沒有明說。據其子袁克文記述,袁世凱自選的墓地在太行山中。
其實,袁世凱死后沒有歸葬其老家項城的原因,與其身世、家事有關。
1859年(清咸豐九年),袁世凱生于河南省項城縣袁寨。袁世凱為庶出,而且7歲時又過繼給了叔父袁保慶。
袁世凱做山東巡撫時,他的母親劉氏病死在天津,靈柩運回項城之后,袁世凱的同父異母兄長袁世敦以嫡子主持家務,他認為劉氏不是正房,堅決不準正門出殯,靈柩也不能埋入祖墳正穴和袁世凱的父親袁保中合葬。盡管袁世凱頗有權勢,但囿于倫理綱常,只能和哥哥爭執,甚至跪下哀求,也沒有得到袁世敦的許可。
無奈的袁世凱最后只得另購墳地,才算讓母親安然入土,但也因此和兄長袁世敦鬧翻了臉,盛怒之下與之絕交,從此永遠不再回到項城老家。
而安陽呢,時稱彰德,在袁世凱的宦海生涯中,這里可說是一處風水寶地。 1905年、1906年北洋陸軍連續兩年舉行了大規模的軍事會操,其中1906年9月的會操是在彰德(即安陽)舉行的,袁世凱是閱兵大臣。這次會操是直隸兩湖等省陸軍的實戰演習,精選出來參加演習的北洋官兵有4萬多人,還有各國駐華官員和記者500余人參加。這是甲午戰爭以來北洋軍隊規模最大的一次亮相,也是袁世凱對自己家底的一次大炫耀,因此更被朝野以及外國勢力看成是大清的支柱。
因此,袁世凱對安陽感情很深,遠遠超過了生他養他的項城。
袁世凱的墓園位于安陽市北郊洹水北岸,現為安陽博物館館址所在地。袁世凱墓修建時花費了兩年的時間?!罢嫉匾话偃水€九分八厘八毫六絲九忽,支出銀元七十三萬二千七百五十四元一角九分一厘”。該墓于1916年6月袁死后開始籌建,1918年6月竣工。墓碑上刻有“大總統袁公世凱之墓”九字,此乃袁之好友、時任民國總統的徐世昌手書。
在所用70多萬銀元中,北洋政府出銀50萬兩,其余部分由袁世凱北洋舊部個人捐款,多者都是現幣一萬元,少者也沒有低于兩三千元的。
袁世凱的大兒子袁克定最初也想效仿歷代帝王,把自己老子的萬年吉地稱為“袁陵”。
但當時當政的徐世昌卻對之明確反對,他說:“項城生前稱帝未成,未曾身居大寶,且已取消洪憲年號,如果采取袁陵之名,實為不妥。林與陵諧音,《說文解字》上所載陵與林二字又可以互相借用,避陵之名,仍陵之實,這多好??! ”
當時,徐世昌的話自然最有分量,于是便棄“袁陵”而稱之為袁林。
徐世昌不愧是袁世凱的生前至交,也不愧為一個學者型政客,他的建議,足以使袁世凱含笑九泉之下。自古帝王之墓為陵,圣人之墓為林,袁世凱墓效仿“孔林”、“關林”而稱“袁林”,也算是對他的極大抬舉了。
轉自:http://user.qzone.qq.com/396257451/blog/1347426242#!app=2&via=QZ.HashRefresh&pos=1347426242